医院发展简史
史海钩沉,览70余载峥嵘岁月,医院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战勤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大专科小综合”医院三大发展时期。医院先后经历了12次更名,曾受军队、地方单独或双重领导。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医院人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始终不变的是执着坚守,默默奉献,让医院历经动荡而不倒,直面危机而不惧,积累着宝贵的兴院智慧,传承着深厚的爱院情怀,蓄积着满满的强院自信与奋进力量!
医院先后经历12次更名,曾受军队、地方单独或双重领导
“抗美援朝”战勤医院时期(1950-1954)
1950年10月,医院成立,原名为开原县卫生分院。1951年1月,医院从开原县卫生院划出,单独建制,受军、地双重领导。同年7月,医院划归东北军区后方勤务部卫生部第六医院管理局领导。1953年8月,医院更名为东北军区后方勤务部卫生部第十六后方医院开原二所,于11月移交地方领导。
在“抗美援朝”战勤医院时期,医院建筑面积为9888.7平方米,病床由建院时的250张增加至410张。职工人数由112名(医生12名,护理人员69名)增加至210名(医生24名,护理人员104名)。医院仅收治志愿军伤病员,不对外开展业务。仪器设备仅有手提式X光机一台、显微镜和一般外科器械。临床上主要开展一般外科手术,诊治战伤、慢性病。四年中,医院共收治志愿军伤病员3007名。
1953年开原老城园区
1953年首届庆功大会功臣与院首长合影
“精神专科”医院时期(1955-1994)
改建阶段(1955-1965)
1955年1月,医院更名为辽宁省第十一康复医院,医院转型为省属精神专科医院,承担起全省精神疾病的治疗、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这一阶段医院建设如火如荼,先后在开原老城院部新建住院楼两幢、在开原县区建立分院,在沈阳市小南街设立精神病门诊部。病床数由290张增加至1000张,职工人数由269名增加至517名,平均日门诊量达到100.7人次。临床上主要应用氯丙嗪、胰岛素、电休克三大疗法以及自主研发和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精神疾病。医院建立“医专”和“护校”,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文化和业务水平。开展精神病发病情况普查工作,普查范围覆盖沈阳市两区及开原四乡镇的138万人口。医院对精神疾病患者大胆实行“开放式管理”,废除了旧有的捆绑、关锁等“封闭式管理”的治疗方式,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大大促进了患者康复。我院的这一创举,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吸引全国各地的精神科专家、学者以及兄弟医院领导慕名来院参观学习。1965年11月,医院总院院部由开原老城迁入开原县内。至此,开原分院部变成总院,老城院区变成一个住院部。
1963年医护合影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
文革阶段(1966-1976)
文革阶段,医院发展遭遇停滞。医院行政管理权划归铁岭专区管理,沈阳小南街精神病门诊部移交沈阳市卫生局管理,老城住院部被撤销,并入开原总院。1970年,医院派出两支医疗队支援朝阳、昭乌达盟地区,各配备100张床的人员及物资,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1974-1976年间,医院派出大型医疗队到铁岭六县一区,进行精神病普查并建立防治网点,实现全地区精神病防治网点一片红。
恢复阶段(1977-1994)
文革浩劫过后,1977年8月,医院建起了新的病房楼,增设两个疗科。1978年医院对工作机构设置、干部的配备等做了一系列调整,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医疗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2年,医院重新划归省卫生厅直接领导,在沈阳增设门诊部,老城住院部重新收回,成立分院。分院增设肝炎、结核病房,填补了省内精神病伴传染病患者无处就医的空白。同年,医院参加《全国12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获得卫生部乙级科学技术成果奖。1986年,医院普查普治精神疾病的工作经验在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被命名为“铁岭模式”向全国推广。1987年,医院成为辽宁省职工医学院精神科教学医院,多次举办辽宁省精神科医师、精神科护士长培训班。1988年医院获批扩建病房楼12000㎡。1993年,医院参加《中国七地区精神疾病精神卫生服务和精神与智力残疾流行病学调查》,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4年医院病房楼二、三期工程和新建家属楼投入使用。
“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时期(1995-至今)
转型发展阶段:(1995-2014)
1995年6月,医院更名为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确立了以精神科为主,综合科为辅的“大专科,小综合”的办院方针。医院先后开设了内科、外科、妇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血液净化中心、针灸理疗科以及心理科。医院不断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不断购进先进仪器设备,大力培养人才,积极提升医院软硬实力。在1996年和2004年,医院分别与台湾龙发堂、泰国精神卫生司建立学术交流关系,签署双方定期考察及学术交流协议。2000年,医院与佳木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开办临床医学专升本学习班,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救治能力。2005年,医院开始承担“国家启动中央转移地方支付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686项目)”省级督导和技术培训任务,同时承担铁岭市686项目的执行任务。2008年,医院对全省200余名精神科医生进行“地震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并选派医生赴四川汶川开展心理救援工作。2010—2014年,医院秉承“开源、节流、专项、新政”的发展理念,成立了辽宁省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中央转移地方严重精神障碍和农村癫痫的防治管理项目、全省精神障碍资源调查及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工作培训与督导等任务。探索出一套“党政支持一社会协调-群众配合”的重性精神病普查救治模式,切实降低了开原市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受到中央综治委和卫生部的好评以及国家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王哲院长在全国686项目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参加686项目医师也因此荣获“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星火燎原奖”。医院多次承办东北地区的全国精神卫生培训会议,被省卫生厅批准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咨询学校联合开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医院培养了大批心理咨询专业人才,2014年11月,心理门诊成立。
1995年医院更名为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
2004年医院与台湾龙发堂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2005年医院与泰国精神卫生司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2011年重性精神病普查救治模式得到中央综治委和卫生部好评
创新发展阶段:(2015-至今)
2015年6月,以王金环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医院本着“厚德、精医、合作、创新”的发展理念,与中国精神医学领军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等名院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依托名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精湛的技术优势,强大的专家团队,全面提升医院品质,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2016年,医院新建精神科病房楼投入使用,温馨整洁的环境,以“家”为理念的科室文化以及“五心”周到服务,让医院在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跻身东北精神医学医院前五强。
2017年,医院启动门诊楼、机关楼装修改造,就医和办公环境大大升级。医院被省卫生计生委批准为省级重点精神专科医院,成立了“物理治疗科”,实现以往强调药物治疗向“药物-心理-物理”的治疗模式的切实转变。精神科实行“6S”管理获得成功,促进医院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进。为更快提升医生的医疗水平,与美籍精神医学专家张道龙签署合作培训医院协议。医院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促进患者心身全面康复,创新推行“人文关爱,亲情服务”的优质服务模式在《健康报》上刊登,并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单位。同时,医院持续健康推进“对口支援”县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启动了精神专科医联体,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协助政府立法,拟定《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草案并提交到省人大。积极举办“医院开放日”,制作专题片、自编自导微电影,广泛呼吁社会消除偏见与歧视,关心关爱精神疾病患者。法医司法鉴定所也业绩斐然,入选“12348中国法网”首批部级驻场机构。2017年度,多名员工为医院赢得殊荣,分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辽宁好医生”、“百姓心中的护理天使”等称号,在国家级精神卫生日主题演讲大赛和全国首届公益微电影大赛上斩获殊荣。
2015年王金环院长与北大六院陆林院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王金环院长与美籍精神医学专家张道龙签署合作培训医院协议
2020年9月,以段颖为党委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医院开启了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新征程。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点站位、系统谋划、科学布局、真抓实干,改“短板”变“跳板”,化“危机”为“生机”,冲破阻碍前行的“瓶颈”,迎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党建引领,同心逐梦。院党委将党建和医院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着力把准思想“指南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净担当、勇于创新、积极作为。面对职工工作艰辛、待遇低、职业年金及住房公积金拖欠等棘手问题,党委书记段颖带领班子成员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想办法予以解决。2021年,在编员工的工资性支出补助由原来的50%提高至70%,职工住房公积金由10%提高至12%,补缴职工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近1000万元,大大提升了职工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医院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党委书记段颖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医院借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的强劲东风,积极推出以沈阳院区为龙头,开原院区为依托,老城院区为补充的“一院三区”发展战略,打造功能明确,各具特色,医、教、研同步提高,公共卫生与医疗、临床紧密协作的精神卫生工作新格局。段颖书记带领班子成员积极申请在沈阳市设置分院区,在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沈阳院区已获批无偿划拨房产7957.04平方米,争取省本级基本建设资金3980万元,目前,沈阳院区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中。建成后的沈阳院区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等公共卫生服务,从事轻症患者诊治、康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以及精神疾病预防、科研、教学等工作。通过沈阳院区建设,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整合省内优势医疗资源,打造省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省未成年人心理指导中心、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于一体,充分发挥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在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全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现任党委班子
对标三级公立医院发展要求,院党委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内涵发展力度,拓宽医院创新维度,挖掘特色品牌深度,全面提升医院的硬核实力,把“人文情怀”贯穿于医疗、护理、康复、管理等方方面面。从病房“6S管理”的便捷高效,到“一科室一特色”的用“心”服务,用“爱”沟通;从改造升级后的康复中心推出“健心、健智、健体、健能、健趣”的“五健”康复模式,到医院园林景观的重新规划建设,用心用情打造鸟语花香、枫柏成荫、随处可歇息可健身的人文疗愈空间,无不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愉悦的就医体验,积极促进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身心灵同疗愈、共成长。
为积极履职尽责,引领全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院党委一方面组织力量,积极调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的制定工作,提出有针对性、体现辽宁特色和亮点的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健康辽宁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努力提高百姓的心理健康素养。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医院承办了“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辽宁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启动仪式,这项活动将持续一年。值得注意的是,遴选聘任了由社会名人、权威心理专家、教育专家、著名媒体人等组成的10名“心灵大使”,传播呵护心灵的知识和理念;培训数百名“心灵使者”,分布于学校、社区、大型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所辖范围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与服务;成立“辽宁省心理健康专家服务团队”,面向社会提供心理健康专业公益服务,共同搭建辐射全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主题微视频大赛和建设“心灵使者”新媒体矩阵传播,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赋能。此次启动仪式受到人民网、央广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健康报等主流媒体、视频网站的密切关注和竞相报道。
2023年2月,以王金环为党委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继续坚持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省精神疾病控制中心、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
地址:辽宁省开原市文化路10号
医院联系电话:024-73822981 辽宁省心理援助热线:96687
辽ICP备08002005号-2 辽卫网审字【2014】第104号
铁岭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话:024-72680858 邮箱:tielingju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