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兴时,心情好得如同飞到云端;我痛苦时,如同在深渊里挣扎。真的像坐过山车一样,我该怎么办啊?”患者小吴痛苦地说。作为从业多年的精神科医生,我深深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无力感。但我们并非赤手空拳,现代医学已为我们配备了一套“情绪工具箱”,能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康复路上越走越稳。 
药物治疗:情绪调节“稳定器”
双相情感障碍首选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科学用药。这如同给过山车轨道安装缓冲装置,让患者的情绪在波动中保持可控状态。药物治疗谨记三原则:一是按时按量服药。如果漏服,就像汽车突然松开油门一样,易引起情绪波动。二是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如果出现恶心呕吐、手抖、口渴,可能是锂盐过量的预警信号,需要及时检查锂浓度。如果体重每月增长超3斤,可能出现代谢问题,需进行调药或换药。三是不要擅自停药,情感稳定剂需持续服用1至2年,擅自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风险高达70%。
生活管理:昼夜节律“校准仪”
有位患者通过调整作息,让躁狂发作间隔从3个月延长至2年。他的秘诀: 一是光照管理。早晨7点至9点接受30分钟自然光照,阴天也不间断。晚上8点后使用暖光模式,避免强光抑制褪黑素分泌。二是规律饮食。研究显示,规律饮食可减少情绪波动频率。每天固定三餐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核桃等。三是坚持运动。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晚上7点后剧烈运动,防止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失眠。
自我监测:波动轨迹“记录仪”
患者可在每日睡前5分钟记录情绪日记,内容有日期、情绪温度(0-10分)、睡眠时长、特殊事件、服药情况等,便于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建立预警信号自查清单,如连续3天睡眠<4小时仍精力充沛,突然热衷高风险投资或过度消费,对曾经喜欢的事物完全失去兴趣,产生“世界没有我会更好”的念头。上述情况出现2项或2项以上,需要及时就医。
复发预防:家庭支持“缓冲带”
家属可以给患者准备“应急包”,里面有医生联系卡、安抚物品如毛绒玩具、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以备不时之需。鼓励患者定期进行“情绪体检”,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药浓度,家属每季度要填写《简明精神量表》,以利于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家属要把对患者的关心藏在细节里,如在药盒贴上“今天你辛苦了”;用“我们”代替“你”来跟他说话,如“我们明天一起去复查好吗?”当患者想过度购物时,不妨说:“我们先把它记在愿望清单上,下周再一起讨论。”这样既不直接拒绝伤害患者,又能避免不合理要求得到满足。
请相信,医学的发展、家人的支持以及自我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凝聚起巨大的力量,助力患者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灿烂晴空!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