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失眠案例
70岁的张大爷,一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差不多11点上床,不久便会睡着。他每天3点多起床,4点出门去公园锻炼,然后去早市买一天的生活用品。中午有时小憩一下。张大爷虽然一天睡眠4个小时左右,但他从来没有因此感觉痛苦。
50岁的王科长,一天能睡6个小时,他因为担心自己睡眠时间不够,常常早早就上床等着睡觉,可是他越等越睡不着,内心总是焦急。他每天9点上床,差不多11点才能睡着。他一夜会醒来很多次,有时醒来很快还能睡着,有时担心自己醒来睡不着还真是睡不着了。他白天呵欠连天,靠浓茶支撑。他在工作上很想进步,感觉压力很大,自从睡眠不好,他越发关注自己的睡眠问题,感觉自己的睡眠越来越差了。
22岁的大学生小刘,马上要大学毕业了,感觉压力山大,不知道何去何从,情绪不好。他每天凌晨3点左右才能睡觉,早上8点左右醒来,但经常是迷迷糊糊的持续到中午起床。他爱做梦,感觉很累。醒来时就爱在床上看电视、刷抖音。他喜欢喝可乐、咖啡,每天还会吸半盒烟来提神。他很想学习,但是难以集中注意力,感觉情绪不好,总是爱哭。
16岁的李同学,每天写作业到凌晨1点左右,早上6点就要起床上学,中午能在教室休息半个小时。他一天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效率很高,学习成绩处在班级上等水平。他对自己的现状很乐观,也没有特别大的压力,父母对他要求也并不严格。
以上四个人,谁的睡眠有问题?你是不是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看了睡眠障碍的诊断能猜出来。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失眠的诊断标准为:
长期入睡困难(至少3个月,入睡时间超过20-30分钟)或维持睡眠困难(超过30分钟),或者早醒(超过30分钟),在期望的起床时间之前,导致睡眠少于6.5小时),造成临床上显著的社会、职业、教育或行为功能的损害,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会出现睡眠困难。
专家诊断
70岁的张大爷和16岁的李同学,虽然睡眠时间不多,但是他们并没有失眠的困惑,也没有造成痛苦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他们的睡眠没有问题。
当然,我们在临床中很少看到单纯的失眠患者,很多人伴有抑郁、焦虑,尤其是睡眠障碍作为焦虑和抑郁的继发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对睡眠的“担心”比对睡眠本身的干预更重要。
50岁的王科长,因为工作压力而产生睡眠紊乱。他虽然睡眠总体时间看似不少,但是睡眠质量差,对第二天有很大影响。
22岁的大学生小刘,他没有动力,情绪不好,难以集中注意力和爱哭都指向了“抑郁”状态。小刘的睡眠紊乱与我们所倡导的优质睡眠的方法完全对立,比如“床只用来睡觉”,睡眠限制“只有在实际能睡着的时间前后在床上”,他看电视、刷抖音、喝可乐咖啡、吸烟都会对睡眠有消极影响。因为这些所谓“提神”的东西都有令人兴奋的作用,再加上他本身的压力和焦虑,都会让睡眠变得更糟。
怎样帮助失眠者?
作为心理医生,我们应该怎么帮助王科长和大学生小刘呢?
临床专家建议王科长服用右佐匹克隆来改善睡眠,并同时接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跟王科长详细沟通,王科长消除了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接受了我们的治疗方案。
因为王科长目前有效睡眠时间为6个小时,我们建议他在晚上11点左右上床,5点左右醒来就立刻起床。但是王科长因为晚睡和早上时无事可干而感到焦虑。
通过交流了解到,王科长以前喜欢练字,也是运动健将,能跑马拉松,我们就和王科长探讨如何把这两个爱好重新捡起来。王科长最后接受了我们的运动指导。
我们建议王科长在下午不要喝浓茶,如果很困,就用其他的方式转移注意力,白天尽量不要睡觉。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王科长对于职业的焦虑,通过心理治疗改变王科长的认知,让他能够认识到现在的焦虑有很多是“认知歪曲”导致的,并进行了调整。
经过10次的治疗,王科长把睡眠的药物逐渐减掉了,只用认知行为治疗,他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
大学生小刘,拒绝临床专家给予用药治疗的方案。他担心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但是他也觉得自己需要改变,不然毕业后就“废了”。
我们跟小刘商量先调整作息规律,减少可乐、咖啡、吸烟的量,尤其是下午和晚上禁止喝咖啡和吸烟,减少没事就在床上躺着的时间。
通过两周的调整,他开始去图书馆看书,睡眠时间也提前了,每天早上7点钟能够起床,去餐厅吃饭。
对于小刘的抑郁,我们也根据这个状况下的“压力”对他的“我觉得自己很无用的想法”进行工作,并与他探讨“职业”选择问题。
小刘也接受了我们给予的多做运动的建议。他开始参与足球运动,一周有两天去球场跟同学们踢球,他感觉无力感减轻了,注意力也能提升上来了。他准备考公务员,并积极查找资料,逐渐增加自己学习的时间。
及时就诊
尽管有些自助的方法能够改善情绪,改善睡眠,但是当睡眠或情绪问题变得严重,感觉很痛苦的时候,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才是最佳的途径。
任金涛/市精神疾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