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心情不错,有时特别烦躁,是不是双相障碍?”
“我有时悲观失望,有时自信满满,是不是双相障碍?”
“我有时工作生活压力一大,就想买买买,买完又觉得没意思,是不是双相障碍?”
很多就诊者在就诊前会针对自身的症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解释自身相关问题的信息,因此就有了上述的疑问。情绪不稳定是双相障碍吗?购物狂是双相障碍吗?当然,这有一定的可能,但不一定就属于双相障碍。
如何区分正常的情绪变化与病态的情绪波动?
看了上一期我的科普有关双相障碍的常见症状,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发觉其中的许多症状似乎曾经在自己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经历过,以至于惊呼:“难道我也有双相障碍?”或者怒斥:“按如此逻辑,岂不是人人都有病!”与之相反,也许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以为然,称“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如果没有悲喜,哪还叫人生”。对于持前一种观点的人,有可能会给自己或别人“乱贴标签”。而对于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有可能“讳疾忌医”,把病态的情绪看作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从而拒绝就医。
为了避免这两种错误,有必要教大家如何区分正常的情绪变化和病态的情绪波动—情绪症状。
精神障碍是由异常的精神活动组成的,而异常的精神活动可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表情、姿势、神态、动作及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由于人的精神活动具有主观性、隐秘性等特点,要判断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正常有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专业上,判断一个个体的精神活动是否正常,一般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个性稳定性原则:如果一个人在没有经历重大生活变故的情况下,他的行为一反常态,远远超出了他一贯的行为模式,则视之为精神异常。如一向活泼、开朗、健谈的人,无故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孤僻离群;或者一向乖巧、温顺、谦恭的人,突然变得暴躁、骄横、任性。
客观现实性原则:心理活动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精神活动都具有客观现实性。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活动与现实完全脱节,无法用他的成长经历、现实处境及生活背景去解释,如毫无缘由地变得很不开心、沮丧、悲伤,即使遇到该高兴的事情也无法让自己高兴起来,或者无明显诱因变得欣喜若狂、眉飞色舞,即使遭遇挫折或困境也满不在乎,盲目乐观。
社会性原则: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社会属性。如果一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严重偏离他所处的环境,与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或者社会期许等不符,并给他的社会功能带来了严重影响,则要高度怀疑是否存在病态情绪。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与同学一言不合就打起来,或者对家长出言不逊,继而不去上学,这样的情绪就明显违背了上述社会性原则,应归结为病态情绪。
情绪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一个健康的人,他的精神活动在知、情、意、行为等各方面是协调统一的。相反,如果他的精神活动中的某一成分与其他成分不协调,则可能存在异常。如一个人的心情很沮丧,却高谈阔论、疯狂购物。或者一个心情愉悦的人,却呆若木鸡,一动不动。这说明他们的情绪体验与行为明显不一致,因此属于病态情绪。
双相障碍属于慢性精神障碍,是我国规定的六种重性精神障碍中的一种。与精神分裂症相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相对较轻,但是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很多患者是不能自愈的,甚至发作频繁,或者转变成复杂的发作类型,从而降低治愈的可能。
对于双相障碍的诊断其实是非常严格的。首先需要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面诊,做详细的精神检查,相关的心理量表测验,如抑郁焦虑量表、人格测验、躁狂评定量表等,进行综合评估,进行相关的理化检查排除躯体方面疾病,并结合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才能做出诊断。
因此,出现情绪问题不要自行诊断、服药,一定要求助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专业、个性化的治疗。